没有账号?3秒注册
无题,打油一首。

bada

2014/4/19 4:22:20LV.排长
江枫竹语名不错,处处哀怨诉情歌。
纸醉金迷灯红绿,今朝还有几人驳!?
暮色校碑肃然立,满屏精帖几人和!?
但使元培鲁迅在,七窍生烟气儿不多。

评论 13

发表
顶一个!!

2014/4/19 12:16:19
有意思 赞一个

2014/4/20 0:30:25
还是顶一下吧。。

2014/4/20 11:42:45
卷幔吟秋色,题书寄雁行。

2014/4/21 7:27:51
但使元培魯迅在,七竅生煙淚滿襟

2014/4/21 23:02:13
但使元培魯迅在,不闻九舍麻将声?

2014/4/22 11:51:34
楼主似乎有看法呀~~

2014/4/23 0:36:59
打油诗就不管押韵平仄了撒~
顶一个!

2014/4/23 17:34:54
LZ此言颇有欠妥之处,庶不知时代背景是催生文学潮流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是什么时代,大部分文学作品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消遣需求或者是迎合统治者的利益和需求,生命力之脆弱不言可喻。似鲁迅元培之所以让大家尊敬也不是仅仅因为他们忧国忧民地委婉地用第三人称来“吐槽”。

文学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评比好坏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毛泽东。比如说,最近看了《蛙》,接下来也看了书评,一种观点指‘蛙’算是违背了计划生育国策,说是该禁;一种说是对国策的反思,该扬。妄加猜测一下估计写评论的人自己其实也是矛盾的,只是觉得某个主题想法占得要多一点。虽然《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肯定在不少人眼中或许连一本武侠小说的价值都算不上,实在不知道当初莫拿诺贝尔时疯抢书籍的人能有几人将其看完,这倒不是说我不认可莫,而是那个调调不适合我而已。顺便又关注了一下,莫言对于11年的打油诗事件,会觉得当代作为一个似鲁迅元培那类出名的文人是多么的无奈、提心吊胆与凄凉,其实个人觉得莫言一生也挺悲哀的。
文学没有高明低下之分,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消遣自己就行。

最后,对于LZ的话,我们也会进行反思,精华帖必须得给出充分的理由,旨在鼓励作者、共享好文。至于评价的标准,此间(此处省略六字)。

2014/4/24 12:46:12
上一页1/2 下一页>
13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