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3秒注册
在时间中流淌的嘉陵江

zui8988

2008/5/25 10:31:43LV.排长
在时间中流淌的嘉陵江
   
    夜晚赋予了嘉陵江独特的魅力,白天喧闹的滨江路现在也归于沉寂,将温柔的灯光洒向江面,而远处的霓虹也给它披上了一层波光琉璃的色彩。江水轻舐着岸边的礁石,而此刻,也只有东方港湾可以用它的怀抱感觉到嘉陵江温柔的呼吸。 沿江边拾足而下,眼前的景色和此刻的感受,不知道是感觉到了昔日的风还是又见到了昔日的情景,“江风渔火对愁眠”,不知道在这里,曾经留下了多少人欢乐的剪影,还有英雄的浩气,所有的一切,都随江水的流淌消失在了霓虹点缀了的远方。
  
    
    有很多人都赞美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朝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也有人赞美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朝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所以看得出来,不管是黄河的澎湃,长江的渊源流长,还是大海的胸怀宽广,都因为它们磅礴的气势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也很赞美大海长江黄河,因为是鹰就要高飞,是帆就要远航,是鸟就要高歌,是海就要有磅礴的大浪,在让它们在用点金之笔描绘出自己的英雄气概的同时,再让我们在回首看看沉默的嘉陵江,灯火阑珊处,只是这样默默的流淌,但江底的激流却从来都没有熄灭它的激情与热忱,不悲观,不失望,从来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日日夜夜奔向前方!没有大海的澎湃,没有清泉的妩媚,却始终沉首,默默的承载着一切,即使有东方港湾那温柔的怀抱,也只是驻足停留。曾经给我上课的老师说,嘉陵江表面上看起来流动很缓,但底下的水流速度却很快,所以它能在顷刻间就能吞没浸入江心的一切,或许这就是嘉陵江的风格,外表平静而内心火热,所以它从来都不把它的气势宣扬,只是这样谦虚地低着头,而脚下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不断前流,夜以继日,周而复始。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同学找我写首歌,我就以嘉陵江为题材,写了首《嘉陵江之歌》,或许是当时自己心潮澎湃,一挥笔就写完了,作了歌词,但现在,时隔已久,自己写过的什么已经没有点滴的记忆了,但记得当时从学校望江亭那里看去,薄雾笼罩,烟雨朦胧,嘉陵江就给我了一种淡雅而浪漫的色彩,所以这点现在还记忆犹新,但时间久了,到了今天,我才真正读懂了这条我们司空见惯了嘉陵江,由此我我联想到,其实很多看上去平凡的人,其实都不平凡,在我们没有发现他的另外一面,有着属于他自己独特的东西。

    生活赋予了我们所有新的事物,我们没有必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自暴自弃,或许在自己眼里,感觉自己是个不起眼的丑小鸭,但只要自己坚定自己信念,勇不放弃,但有一天你在湖水中看到的,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只丑小鸭了;如果你仔细聆听江风,你是不是也可以感觉到,外表平静而内心火热的江水给你的启迪?

    嘉陵江还在流,时间也不间断地淌过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所发生的一切,在今天重读昨天发生的故事的时候,现实早已经在时间的流淌中灰飞烟灭,江水在带给你一切的同时,又在湮没着一切,把一切属于过去的都淹没在自己的江心里,而留给你的,只有回忆,不过太多的人只是哀叹自己已经失去的,却不展望将来拥有的。或许有一天,等你真正站在嘉陵江边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在嘉陵江的江风中,给你诉说着什么,又让你感悟着什么......

评论 21

发表


许多年前,嘉陵应该非常的出名,即时是那走遍大江南北的 嘉陵摩托

也赋予她灵魂

虽然这条江静静的聆听人们赞美长江,但是她还是在散发独特的魅力


至少我还记得,江风竹语的江风,来自嘉陵吧

2008/5/25 14:01:41
呵呵,好久不见楼主,还记得那时。。。。。。。。


好文!

2008/5/26 9:01:26
第一次得知“嘉陵江”是在小学课本上

2008/5/27 2:35:48
嘉陵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2008/5/27 16:54:14
现在还想在江边吹着徐徐的江风,品味山城美景~~~~~~~~

2008/5/28 0:21:33
我来重庆一年多了,但游历不多。所以对重庆的风物多半没有亲身的体会,有的只是听来的感触而已。其实我内心中有一些冲动,是潜藏的暗流吧。今夏寓居此地未返乡,闲来无事,从石门沿嘉陵江流水逆行而上,至磁器口,后沿公路直至北碚,历八小时而行六十里。一路感触良多。不尽于物,心力为励。
          谢谢斑竹之文。使我多一份感怀。

2008/5/28 17:37:20
是啊,江风就是嘉陵江的风,其实我一直觉得用“月影江风”这个名字更具有浪漫特色,月影是纵向的倾泻,江风是横向的扩展,在空间上这样的交错,更能显得大气,就象《水浒传》的歌词:“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个是地上的由西向东,一个是天上的由南向北,时空纵横交错,才显得如此大气,凸显《水浒》中蕴涵的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但重庆很少看到月亮,所以用“竹”来命名,我觉得在这里就很合适,呵呵

2008/5/29 11:20:40
好久也不见你了,记得那时,有的是那山那河那村那树,后来就“人面不知何处去”了,而今回来,只知道你出书了,不错!  如果用来形容现在,那就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了

2008/5/30 1:23:14
说的对!

有机会去江边吹吹风,骑骑车,看看流动的江水,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的英雄孔琳,感受下“滚滚嘉陵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那股浩气。

2008/5/30 20:38:51
上一页1/3 下一页>
21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