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3秒注册
开车啦,考经管类如何正确的选择院校和专业(非水贴)

qian1

2017/4/6 18:49:49LV.排长

近几年考研大热,其中经济学更热。比如金/融,国/贸等专业甚至出现了某些985名牌学校初试370没有复试资格,初试390+复试被淘汰。SO 在如此局面下经济学的学子在择校择专业大多一筹莫展。在热门学校热门地区面前完全蒙圈。下面我来抛砖引玉,给广大生活在水生火热的考生分析分析。
首先,第一个我要讲的一个必要重要的概念,大多数同学觉得目标院校的专业很好学校很好那自然考研难,另一个学校专业很差学校很差那考研自然简单。这个是非常错误的。由于究其根本考研是个选拔性考研,跟****这样的等级性考试(它是考了425给你个证就完了)。选拔性考试的难度是完全由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前的比例决定的。比如你是个笨蛋但是你的对手都是大笨蛋,结果是你胜利。如果你是高手你对手的高高手,你一样考不上。这个是最重要的
其次,其实同学院校专业专业的选择,根本上就只考虑院校,专业,地区三个因数。下面我们具体的说一下。


听说放了镇楼图就不会被和谐了。




评论 8

发表

度娘抽我贴!不开心



2017/4/6 21:53:23

今年考的南开大学的区域经济学,二战初试总分389。数三121,专业课118。我应该也算是跨专业吧,管理跨的经济,虽然跨度不大。本科读的财经大学,一战考的是金融,金融火啊,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水深水浅,都说金融好就业,也跟着室友一起考金融。简单的说一下一战失败的原因,错误的估算了自己的水平,对考研并不够了解,看专业只看见了热门,没有进行过综合分析。
一战的时候初出毛犊,见识短浅,并不会正确的择校择专业。复试被刷后,看了一下结果总结了一下,的确被录取的大多比我优秀。准备没做好挺可惜的。后来我做了个综合分析,总结了正确的择校方法。
1.一切皆于院校专业选择应先看报录比;
2.综合的看报录比;
3.不仅综合的看报录比,也要动态的看报录比。




2017/4/6 23:02:53

没有人吗



2017/4/7 1:09:48

有的



2017/4/7 4:40:30

下面总结下财经类学校跟综合性学校的区别
综合类院校关键就是“综合”这两个字,从我们研究生角度来说,有些交叉学科的资源会更加丰富一些(注意一下招生简介就懂有些文科理科工科都会有交叉学科),但前提是你的专业领域需要做一些跨学科较差,比如会计与大数据啊等等,会计学信息系统啊之类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综合类大学你能接触的人比较广,以后认识的人,接触的人更广,你的人脉也就更广。如果是985综合性大学,那么经费总体上来会多得多,但是综合类大学里面的院系也很多,能分给管理学院多少就不知道能有多少了。

财经类大学的好就好在“专业”这两个字,比如西财是个211,但是肯定比川大这个985的财经学院好。术业有专攻,财经大学就是更加专业的老师教学,基本上你进校耳濡目染的全是跟财经相关的东西,接触的人也大部分是在财经领域大神啊。而且财经类大学在研究生层面上来说,在专业领域上面会划分的更深更细一些,并且财经大学的校友在财经领域很多,所以人脉上来说也很有优势,但是这也是有利也有弊的,万一你以后想转行,不做财经这类的,你的人脉相当于废了。除非你去非财经领域,那就有些困难了,比如在财经类大学读文学类硕士。。。这种奇葩,想想就像磕了炫迈。

反正这些个问题不同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去判断,反正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看自己的看法啦,自己喜好什么,还有喜欢什么氛围的读书环境,如果想去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学感受一下,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是首选,很多浙江江苏的大学都特别古香古色 ,如果对某一领域自己特别有兴趣而且很喜欢财经的氛围,那么财经类大学是不二的选择。



2017/4/7 5:56:24

楼主起床啦 小伙伴们你们呢?



2017/4/7 6:00:30

经济类专业来说大概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细分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细分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其中受学生喜爱程度(考研热度)供参考:
总的来说的是 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细分一下就是下面的顺序: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民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017/4/7 9:54:31

所以,跨专业考,即使专业课考试过了,还有不少科目就没学过,老师会要么


2017/4/7 12:00:08
8
1
收藏
分享